最近,聯合國發布報告,把2025年全球經濟形勢描述為“面臨高度不確定性”,預計全年貿易增速將從2024年的3.3%驟降至1.6%。世貿組織更警告全球貨物貿易可能萎縮0.2%至1.5%。
在逆風中,外貿大省浙江努力跑出強勁曲線:1至5月,全省進出口總額達2.24萬億元,同比增長6.5%;出口1.69萬億元,增速高達9.6%,對全國出口增長貢獻率20.7%,居全國首位。
浙江外貿,為什么能逆風跑出加速度?
從單一依賴到全球織網,浙江外貿的韌性,首先源于對非美市場的深度突圍。
1至5月,浙江對除美國外的其他主要市場進出口均保持增長,這正是浙江外貿逆勢抗風險的底氣。對共建“一帶一路”國家進出口如今貢獻了浙江外貿的半壁江山,1至5月,進出口額達1.28萬億元,同比增長8.7%,占全省總額的57.2%。企業對新興市場信心十足。浙江鐠美科智能刺繡設備有限公司負責人說:“目前,印度、巴基斯坦等市場的訂單排到了9月,阿聯酋、土耳其的訂單增長顯著。”
不僅如此,浙江還有歐盟、東盟作為增長雙引擎——對歐盟、東盟進出口分別同比增長11.1%和13.1%;中東、拉美、非洲作為新藍海,出口分別同比增長6.0%、4.8%和9.3%。
數據背后,不僅是更多元的市場,更是浙企通過“供應鏈出海”分散風險的探索。比如,浙江省土產畜產進出口集團在越南、柬埔寨布局生產線,漆刷、箱包等產品實現本地化生產。
用高附加值產品打開增長新空間,浙江外貿的加速度,還來自產品結構升級。
浙江出口正從勞動密集型向技術驅動型躍遷。機電產品的出口比重顯著提升。1至5月,機電產品出口同比增長12.6%,占全省出口的47.3%,拉動整體出口5.8個百分點。尤為亮眼的是船舶出口104.8億元,同比增長18.2%。據了解,目前舟山造船企業長宏國際手持的船舶訂單中,超半數是高附加值的LNG雙燃料集裝箱船。
傳統產業也正煥新:勞動密集型產品出口額達4990.7億元,同比增長6.1%,占全國份額提升至30.0%。比如,在素有“椅業之鄉”美譽的安吉,傳統家具企業正探索產品智能化升級路徑,尋找新的業績增長點。“我們自主研發的智能升降桌和智能追腰椅,通過桌椅智能聯動的方式,緩解用戶久坐產生的腰椎頸椎問題,特別是在拉美市場銷量很好。”永藝外貿總監施敏紅說。
進口結構同樣在優化。1至5月,浙江高技術產品進口額達404.8億元,同比增長28.1%,電子元件進口增速達38.4%,這類增長,都為浙江提升本地制造業的技術水平注入了新鮮血液,也是企業產能旺的印證。
從人力密集型到數字智能化,浙江正將人工智能深度融入外貿全鏈條,成為應對全球不確定性的“新武器”。
“浙”里有AI營銷的革命。“世界超市”義烏發布了全國首個商貿領域大語言模型,可將錄制好的視頻自動轉換成36種語言。
也有智慧供應鏈的升級。阿里國際站“AI生意助手”能夠自動調用接口獲取物流情況,與買家確認信息、起草訂單。
更有政務效率的躍升。4月,杭州海關推出了“知識產權海關保護AI備案通”,不僅能幫助企業進行申請填報、信息變更等,還能提供標準化文書模板,推動自主品牌出海加速。
如果要問,浙江外貿逆勢跑出加速度的底色是什么?答案或許是兩個字——信心。
作為義烏六代市場核心引擎的全球數貿中心,將在今年10月開業,正處于面向全國招商的階段。在線下咨詢點,商戶們排起了長龍。“六區市場吸引我的不僅是店鋪更大,還有品牌新空間、AI獲客能力,能幫助我們布局品牌全球化。”美妝品牌創始人呂芬玲現場提交了報名信息。
截至7月6日,義烏全球數貿中心(市場板塊)嬰幼童成長用品、護膚及醫美用品行業共計900多個商鋪招商吸引的報名人數超1.9萬戶,相當于20多戶競爭1個商鋪。“一鋪難求”的背后,正是浙江外貿人的信心——相信市場有需求,相信生意能做,相信浙江產品的吸引力。
浙江正在證明:開放的土地,永不懼風浪。
浙江外貿的加速度,是市場、技術、政策系統發力帶來的結果。從東盟工廠的機器轟鳴,到浙產船舶揚帆出海,再到AI視頻的全球傳播,這是市場多元化、產品高值化、運營數字化的全新外貿圖景。
來源:浙江日報